联系电话:张老师:19182931216

贾老师:18198626627

青少年抑郁症的 4 个信号,家长要警惕
来源: | 作者:四川润新素质教育基地 | 发布时间: 2025-09-01 | 3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很多家长觉得 “孩子年纪小,哪来的抑郁”,把孩子的低落、沉默当成 “叛逆”“矫情”,直到问题严重才追悔莫及。其实青少年抑郁症不是 “心情不好”,而是有明显迹象的 —— 以下 4 个信号,家长别忽视。

一、情绪:从 “活泼” 变 “低落”,负面情绪反复

以前爱说爱笑的孩子,突然总说 “没意思”“活着没意义”;考试没考好就崩溃大哭,说 “我真没用”;晚上躲在房间哭,问起只说 “没事”。和 “叛逆期” 的暴躁不同,抑郁症的情绪是 “持续低落”—— 不是偶尔发脾气,而是每天都提不起劲,对以前喜欢的游戏、追星、运动都没兴趣,甚至觉得 “什么都不好玩”。如果孩子这种状态持续超过 2 周,别再说 “别矫情”,要多留意。

二、行为:从 “规律” 变 “反常”,回避日常事务

早上赖床不起,甚至装病逃学;作业拖到半夜,字迹潦草,说 “反正写了也没用”;手机不离手,却不是玩游戏,而是反复刷负面内容,或者把自己关在房间,拒绝和家人一起吃饭、出门。有的孩子还会出现 “自伤行为”—— 手臂上有小刀划痕,却说是 “不小心弄的”;或者用头撞墙、掐自己,家长问起只说 “这样舒服点”,这些都不是 “调皮”,是危险信号。

三、身体:没生病却 “不舒服”,检查查不出问题

孩子总说 “头疼”“胃疼”“睡不着”,带他去医院做了 CT、胃镜,却查不出毛病;晚上翻来覆去失眠,白天上课犯困,注意力不集中;以前饭量正常,现在要么吃不下,要么暴饮暴食,短短几周体重骤增或骤减。这些 “查不出原因” 的身体不适,其实是情绪在 “报警”—— 抑郁症会影响身体机能,让孩子用 “不舒服” 表达心里的痛苦。

四、社交:从 “合群” 变 “孤僻”,拒绝人际交往

以前主动约同学出去玩,现在同学叫他也不去,说 “不想见人”;在学校独来独往,不参加班级活动,甚至害怕和老师、同学说话;微信、QQ 不再更新动态,把以前的朋友拉黑或删除,说 “没人懂我”。如果孩子突然 “断了” 和朋友的联系,不是 “内向”,可能是他已经被抑郁情绪困住,没力气社交了。

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上 2 个及以上信号,别指责 “你就是想太多”,也别等 “他自己调整”。可以轻轻抱他一下,说 “我看到你最近不开心,要是愿意说,我一直都在”—— 先让孩子感受到 “被理解”,再陪他找专业医生帮忙。青少年抑郁症不是 “不治之症”,早发现、早干预,孩子才能更快走出来。


润新素质基地
  • 您的姓名:*
  • 您的姓名:*
  • 孩子问题
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