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电话:张老师:19182931216

贾老师:18198626627

四川青少年素质教育:孩子易焦虑烦躁,家长该如何引导?
来源: | 作者:四川润新素质教育基地 | 发布时间: 2025-09-24 | 3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不少家长发现,孩子进入青少年阶段后,容易因小事烦躁 —— 考试前坐立不安、被批评后情绪崩溃、甚至因同学一句无心的话陷入焦虑。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,家长若一味说教或忽视,反而会加剧矛盾,掌握科学的引导方法才是关键。

第一步:先 “接纳情绪”,再 “解决问题”

孩子焦虑烦躁时,最需要的是 “被看见” 而非 “被纠正”。比如孩子因作业太多抱怨 “不想写了”,若家长立刻反驳 “别人都能写完,就你懒”,会让孩子觉得情绪不被理解,进而封闭内心。正确的做法是先共情:“作业堆得这么多,换作是我也会觉得有压力,妈妈 / 爸爸能理解你的烦躁”。接纳情绪不是认同孩子的负面行为,而是先让他感受到 “我的情绪是正常的、被尊重的”,待孩子情绪平复后,再一起讨论 “如何合理安排作业时间”,此时孩子才更愿意听进去建议。

第二步:用 “开放式提问” 代替 “指责式追问”

孩子焦虑时往往不愿主动倾诉,家长若用 “你到底在烦什么?”“有什么好焦虑的?” 这类追问,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。不妨换成开放式提问,比如 “最近看你经常皱着眉头,是学校里有什么事让你觉得难处理吗?”“如果需要帮忙,你希望妈妈 / 爸爸怎么做?”。开放式提问给了孩子表达的空间,也传递出 “我愿意陪你面对” 的态度,比如孩子因担心考试失利焦虑,可能会在引导下说出 “怕考不好让你失望”,此时家长再及时回应 “我们更在意你努力的过程,而不是一次分数”,能有效缓解孩子的心理负担。

第三步:帮孩子 “拆解压力”,用行动缓解焦虑

青少年的焦虑常源于 “目标太大,觉得自己做不到”。比如孩子担心 “期末考不好”,家长可以和他一起拆解目标:先分析目前各科的薄弱环节,再制定 “每周攻克一个知识点” 的小计划,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予肯定。此外,引导孩子通过具体行动释放情绪也很重要 —— 若孩子因压力大烦躁,可陪他一起运动(跑步、打球)、听音乐,或做他喜欢的手工,身体的放松能带动心理的舒缓,比单纯说 “别焦虑” 更有效。

第四步:营造 “低压力” 家庭氛围,做好情绪榜样

家长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孩子。若家长经常因小事焦虑、抱怨,孩子也会模仿这种情绪模式。日常可以多和孩子分享 “积极应对压力” 的经历,比如 “妈妈今天工作遇到个难题,后来我分步骤解决了,你看其实没那么难”。同时,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度讨论 “成绩排名”“未来竞争” 等话题,多关注孩子的兴趣和感受,让家庭成为孩子的 “情绪避风港”,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孩子的焦虑烦躁。

孩子的情绪就像 “晴雨表”,背后藏着他的需求与困惑。家长少一点说教、多一点倾听,少一点焦虑、多一点陪伴,才能帮孩子学会与情绪共处,成长为更从容的人。


润新素质基地
  • 您的姓名:*
  • 您的姓名:*
  • 孩子问题
提交